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

罩門

(99.11分享)
罩門最根本的原因是「癡」
遇到它不能做太多的反應
遇到罩門時 要檢查對以下四項的影響:
1.坐牢(失去自由)
2.家人跟著受苦 
3.
4.健康
罩門--你不會想碰到 
碰到了以後多半也是棄甲投降

(以下為師兄對於週四禪修參與者的罩門回應)

A:在社會上應變的能力不錯  朋友要瞭解你不容易
朋友、伴侶要瞭解你的機會不大
「感情、第一個一百萬、開悟」感情排第一位
很像鴨子 上面斯文 下面腳很忙
抗壓性很高  有辦法「呈現」  「呈現」裡面加上「探索」
識人、識己、識進退
罩門--是「選擇」(面臨付出代價 才需要選擇)
      最後會以「感覺」來決定 但是會有苦頭吃

B沒辦法放下別人的看法(是個非常優秀、有傲氣的人)  
罩門是對錯、成功
可以為了成功付出很多煩惱的代價
這個以修行的角度來看是罩門
修行最重要的關鍵是「解脫煩惱」而非「成功」--上座就想入定
(過程不在意就是修行)
很懂得修養(鴨子的上面),只有很懂得他的朋友才會知道鴨子下面的事


C:感情 (「想遇到」也是一種罩門  明知道 遇到以後會有很多的狀況 但又不得不想遇到 有沒有注意到罩門的「不自主的逼迫性」 也包含「你想要」 有賭博的成分 賭博很可怕的是--下一個開了 很可能就翻盤)


我們很清楚是「苦」的事情‧體會「苦」的目的 是讓自己「不苦」 而不是知道是「苦」 還說服自己這個是「苦」 然後同時應該這樣苦
修行 一個很關鍵的核心是--「體驗這個是苦的」 目的不是要說服自己「這個苦是無法超越的」 而是這個苦是可以超越的 現在做不到 但是希望以後可以做到

在「說夢」的心態裡說夢 而不是在「說真實」的心態裡說夢
「用方法」讓自己練習從1變成0      
在「要」與「不要」中慢慢練習「從1變成0
先學習「出現」→善心所(丟掉)(先從這個事練習)

D:以前是兩隻手放在後面 現在是兩隻手放在前面 而且還會說「我兩隻手沒有東西」 但還是不能翻過來看他的後面

EF
兩人的罩門一樣 再簡單不過 就是「這是對的」
(也是師兄的罩門之一 )
這也就是我經常問:「我講的話有無錯誤的?」就是針對我的這個罩門 我在問這個問題時 其實我清楚我講的東西沒有不對 但是我清楚我有這個罩門 --無法藉此破解我的罩門 但至少可以讓我不會掉入罩門太久
我是一個修行很容易「入魔」的人 現在我的修行則愈來愈平淡平凡 平淡就不容易入魔
所謂「平淡」就是不會有稀奇的事 也就是不會有優越感 又很知道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的重要
一般人不知道自己的罩門 因此需要老師 老師發揮鏡子的功能
「入魔」的人修行的經驗重過老師的解答

老師與學生的關係:一佛出世 千佛護持  阿彌陀經: 「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」
生生世世對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」不動搖不容易 因此有入魔的條件

「僧寶」的出現 至少可以讓下一個人出家(只有出家人才可以讓在家人出家 不可以幫其剃度 如果虛雲老和尚上面都沒有出家眾 我們就不會有虛雲老和尚 從這個角度看 就應敬僧 但入魔道的人 重視自己修行的經驗、神通、以及他們自己認為的「智慧」)

EF一定要有鏡子 因為你們都很聰明 聰明的人共通的鏡子都是這個
聰明的人在「抉擇」上都很下功夫 所以遇到很世故的教授 他們招架不了

G:「女生」  愈「中性」修行會愈突出 但不容易

H:罩門是「信任」 打從內心裡信任 不是「信任誰」的意思
修行一個很大的難度是--相信「人真的可以失去自我」 人真的有辦法因為失去自我而體會生命
因為我們看過太多人在騙人 很多人因為「信任」 而受了很大的傷害
人很難鼓起勇氣把心門打開 完全不設防
很難超越「你一眼 我一嘴  你一拳 我一掌」的模式 而這正是超越欲界很大的關鍵--「你一眼 我不會一拳」 做「平衡式」「保護式」或者讓你不瞭解的回應
欲界很大的特徵是「鬬爭性」:「欲諍」-- 共同想要一個東西的爭鬥
「見諍」-- 思想看法不同的爭鬥
這都建立在「信任」上 此處所講的信任是比較粗的

H罩門的對治:
1.      從此以後吃素
2.      持五戒十善
從此以後就會改變
「密行者」也跟瞋有關

I:不要讓他人知道妳在「改」

J:你的罩門既安全又危險
所謂「安全」--因為你不會堅持你的罩門
你在修行上的努力度 與大家的「箭頭」的力量有關 你就可以維持「往前」 你不是那種想要躲起來去打坐入定的人 因為「大家的力量」 所以你不容易偏左偏右
所謂「危險」--你的「善根」力量不夠大 對自己的信心不夠(這一點與H很相應) 但你會參考大家 不會「躲起來玩接龍」(這一點與H很不相應)

在修行上你是「安全型」 罩門就不會太明顯 你修行的成就與大家息息相關
成就了 大家跟你一塊兒成就
「叢林法則」:當每棵樹都長得又高又直的時候 彎曲又矮小的植物根本無法得到
陽光而存活 它必須跟大家一樣又高又直
J很容易看到大家都是直的 他就會學習變成直的 他沒有辦法靠自己變成直的 因為他對自己的信心度不夠 但是他幾乎不容易偏差 因為他常常在看修行上依準的鏡子 但也因為功夫下得不夠深 所以在一些關鍵點上會停滯

K你無法相信「你、我、他」會全然無害
「全然」意指在任何情境、任何場合
這非常不容易 因為這跟善根、習性有關

T:
對於『沒有體會到「開悟」』這件事不夠悲慟  這可以擴展到所有的事情
所以你也不會覺得當對方起煩惱的時候 你有責任要…..
對「般若智慧沒有體驗」這件事不夠悲慟 
因此引發善根的銳利度不夠 所以你還沒有「見血」
要「見血」 就要悲慟
(師兄說他講的東西是「毒藥」,用來毒煩惱的,不能用的東西就丟掉)
人不可以忍受在「沒有智慧」的狀態下
對上師的畏懼與客氣--是允許我們沒有智慧
上師只會在你準備好的狀況下 他才會出手
(什麼是「準備好」是不能說的,否則你會去等下一步的訊息,因為之後的因緣錯綜複雜性太多了)
只要有一個信念--我不能失去智慧 我寧可失去全部 任何的下一步都是錯綜複雜 包含了業力、因果‧當你準備好這樣子的時候,上師會看出來
現代人重面子的人多 因此開悟的少
沒有人是「準備好」而開悟的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