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

修行是什麼-2

(摘自981119分享)

第一根棒子:自己的身體健康。(生理)
第二根棒子:自己心念的存在,就是心。(心理)
第三根棒子:自己的世界(自己的全部、一切一切的存在)。
電線桿:是船,到彼岸就要丟掉。

三根棒子及電線桿都很重要,不是最後那一個最重要。
有修行的人在放下第一根棒子時,
他會知道,放下每一根棒子的意義。
最後那一根柱子,是最難放下的。
修行是拿掉東西,而不是增加東西。

人修行,
其實是要讓自己存在天秤不平衡的狀態,
那才是修行最好的狀態,
因為那時「自我」才會跑出來。

人要有修行,
因為人有需要努力的地方。
但不能讓自己處在安逸的狀態下,
反而是要讓自己處在「疑」的、焦慮不安的狀態下。
通常人都不喜歡處在那樣的狀態下,
因為會讓自己快瘋掉,因為會感到很不安。

曾經有一個空姐,有一段時間對「自我」有疑惑。
師兄問她幾個問題,幫她確認這樣的狀態是否OK。
師兄問她:「你會覺得這個疑問對你很重要的嗎?
你不是在否定社會,而是在否定「自我」的存在嗎?」
她的回答都是YES。
這樣的狀態是最好的。
很可惜,她卻是選擇逃離這樣的狀態。
因為她覺得自己快瘋掉了,
覺得人已經快生活不下去,
她花了很大的功夫讓自己恢復「正常」。

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自己快瘋掉,快生活不下去,而選擇逃避呢?
因為那是我們不熟悉的狀態,是我們無法掌握的狀態,我們會害怕。
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呢?
因為自我中心是很堅固的,它不希望我們放下它。
自我中心不是陌生的,
是我們存在的自信,是我們存在的價值。
當我們處在「疑」的狀態下,
否定一些「自我」的意義時,
自我中心會產生自我保護,
想盡辦法說服我們放下這個「疑」,讓我們不要去探討。

人經過生死關卡時,很容易產生自我中心的改變。
當我們有疑問時,可回到自己最初的初衷去想。
問自己修行的動機、動力是什麼?
回到自己的「初發心」,不要害怕,堅持下去。

有人問虛雲老和尚:「入佛門前覺得如何?」
虛雲老和尚回答:「覺得人生好苦喔。但入佛門後更苦。」
不過那些都不是他自己的苦,是為眾人而苦。

有智慧者會知道,在馬路上玩球是愚痴並白費力氣的事,
那是很危險的事,所以他自己不會在馬路上玩球。
可是他看到小孩子在路上玩球,
他會不忍心,會有罣礙,但那種罣礙不是煩惱。
他會要去度化那些小孩,讓他們不要再在馬路上玩球。

佛陀看到弟子托缽時問:眾生易度否?少煩少惱否?

我們有行苦、壞苦及苦苦。
意識思想的苦、不可說的苦。
我們可以祈求順利,
同時又知道並非所有事情都很順利(無常)。
人根本沒辦法掌握什麼,因為我們連自己的心都無法掌握。

沒有留言: